WFU

網站頁籤

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

腦中風小學堂之一:好好的,血管為什麼會阻塞?

作者:吳奇霖 醫師 (Chi-Lin Wu, MD)




現在醫療資訊發達,一般大眾都知道,腦中風分成「腦栓塞」和「腦出血」。其中,腦栓塞是因為腦血管阻塞,造成腦細胞死亡的疾病。那麼問問大家,「好好的,血管為什麼會阻塞呢?」

本篇文章,希望能簡單地用圖解的方式,讓大家了解原因,有了這些基礎知識,解釋腦栓塞該怎麼治療,也就水到渠成了。  







腦栓塞,在醫學上又叫作「缺血性腦中風」;腦出血,又叫作「出血性腦中風」。因為腦中風之中,腦栓塞佔約八成,為了方便,經常簡化地以「腦中風」代表腦栓塞,而出血性腦中風,則直接稱「腦出血」。


腦中風源自腦細胞死亡:血栓阻塞血管的後果。






人體的血管主要分成動脈、靜脈、微血管,都有可能產生血栓,血栓會塞住血管,這些血管阻塞後,便無法循環。因為血管供應氧氣、營養,循環給身體各個器官、組織的「細胞」,也從這些「細胞」帶走代謝的廢物。

血管阻塞之後,器官、組織的「細胞就會受傷、甚至死亡」,造成這些器官、組織失去功能,成為阻塞型血管「疾病的主要原因」。

例如:心肌梗塞就是因為心臟四周的冠狀動脈阻塞,造成心臟細胞死亡或受傷;缺血性腦中風則是腦動脈或是頸動脈阻塞,造成腦細胞死亡或受傷;而「經濟艙症候群」造成的下肢靜脈栓塞,也是血栓的傑作。



血栓主要分成兩種


要開始解說血栓形成的原因之前,要先知道血栓的種類,主要分成兩種,這兩種血栓的成因有些差異,因此分開解釋:






  • 白血栓」:發生在血流較快的動脈,造成動脈阻塞
  • 紅血栓」:發生在血流較慢的靜脈或心臟角落,是靜脈血栓心房顫動血栓的主因。

分成兩種不同的血栓成因來解釋,是因為我們用來通血栓的藥物,會因為成因不同,使用的藥物種類也不同,因此,解釋後可以幫助大家理解,使用的不同的藥物來治療的理由。

另外,還有結合白血栓與紅血栓的「混合型血栓」,以及主要阻塞微血管的「纖維沈積血栓」,因為容易造成混淆,或與主要疾病關聯較小,就略而不提。



動脈硬化與白血栓的形成















白血栓的源頭,還是從「動脈粥狀硬化」開始。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,是一連串的血管發炎的過程,簡單來說有三個步驟: 
  • 動脈內皮損傷:動脈血管內皮因糖尿病、抽煙、高血壓,造成長期損傷,排列不再緊密,通透性增加。 
  • 小顆粒「低密度膽固醇」入侵:因血管內皮通透性增加,讓血液中的小顆粒「低密度膽固醇」趁虛而入,鑽入血管壁。 
  • 白血球參與造成慢性發炎:氧化的小顆粒「低密度膽固醇」,引誘白血球來清除它,造成長期的動脈血管壁發炎,而慢性硬化。




有一天,硬化的血管,因為高血壓或血流紊亂等等的原因,造成血管內皮受傷、破皮,血栓就此產生。三大殺手,參與血栓形成:
  • 血小板 
  • 凝血因子 
  • 纖維蛋白網
















白血栓形成之後,阻塞動脈血管,腦細胞死亡或受傷,造成缺血性腦中風;相同的道理,若是心臟細胞死亡受傷,便造成心肌梗塞了。



紅血栓:靜脈血栓與心房顫動血栓的成因。











紅血栓主要產生在血流緩慢的靜脈,以及因為心房顫動而出現亂流的心臟內的角落,參與的殺手包括: 
  • 聚成一團的紅血球 
  • 凝血因子 
  • 纖維蛋白網 

因為紅血栓包含比較多的紅血球(比血小板大顆許多),因此外觀呈現紅色,形成的結構也比白血栓鬆散些。 

這些紅血栓常常會亂飄、亂竄,從心臟流竄到腦血管,就形成腦中風,流竄到大小腸,就造成腸子的缺血性壞死(腸子中風);而在大腿靜脈中形成紅血栓後,飄到肺部,就會形成肺栓塞。 



時間就是腦細胞



hourglass by Gregor Cresnar, left brain by Dairy Free Design from the Noun Project


阻塞型的血管疾病,清除血栓(俗稱通血路)的目的,在於拯救細胞(比如腦細胞或心臟細胞),通血路只是手段,如果細胞已經死亡了,就算血栓清除完畢,死亡的細胞也不能復生,為什麼腦中風往往會留下後遺症,就是這個原因。

所以趁腦細胞還只是受傷時,越快清除血栓,越多的細胞可以救活,往後復健的效果就越好,所謂留得細胞在,不怕復健慢。因此,時間就是腦細胞



側枝循環就是腦細胞



roots by Guilhem, Brain by Santiago Arias from the Noun Project


另外,大腦的側枝循環的多寡,也影響著腦細胞的存活機會,我們可以用自來水管來比喻主要動脈,儲水桶比喻側枝循環,自來水停水時,如果儲水桶水足夠,生活雖然不方便,但家裡還不至於不能住人,但是如果連儲水桶都缺水,整個家真的就無法繼續生活了。

所以大腦的側枝肢循環如果夠多,腦中風發生時,腦細胞就不會死這麼快、這麼多,恢復的也就比較好了,所以側枝循環就是腦細胞



最後,總複習一下


血栓的形成分成「白血栓」和「紅血栓」。
  • 白血栓源自動脈粥狀硬化,以「血小板」為參與主體,白色堅硬; 
  • 紅血栓形成的原因是,血流緩慢混亂,以「紅血球」及「凝血因子」為參與主體,較鬆軟,容易全身流竄,產生於靜脈血栓、心房顫動血栓;
  • 兩者都有「纖維蛋白網」參與其中。
這兩者,就是是最常見的血管阻塞的原因。


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

有口皆碑的震撼教育 - 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課後感想

作者:吳奇霖 醫師 (Chi-Lin Wu, MD)




上過新思惟的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,已經領教過新思惟工作坊的震撼教育,課前頗有期待,但是心中還是怕受傷害,在忙碌的臨床工作和值班壓榨下,匆忙的從實習醫師累積到現在的簡報海之中,挑出各一份還可以見人的簡報及 poster,事後發現還是很難見人, 上傳給老師大改造。


沒跟上知識與經驗的簡報技術




這個挑選簡報的過程中,發現我的上台簡報次數已經超過百次,從衛教、病例討論、morbidity & mortality、文獻討論、grand round,到學術文章的發表,算是給我一次總整理和自我檢視的機會。

但是一打開這些不忍卒睹的簡報檔案,心中的 OS:「天啊!當初我怎麼有臉上台呀!」不斷盤旋在腦袋瓜上,匆匆地又把檔案關上,大概就是不小心翻開看到國、高中時期的那些照片時的窘感。雖然臨床的知識和經驗,比起實習醫師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,但是製作簡報的能力倒是數十年如一日。



課前問答就看見細心與用心 


課前看到我的 poster 被修改的版本,就發現修改後,可讀性大大增加,因此對課程的期待日增,加上看到同學們的課前問題,覺得大家的問題都頗深入,問了許多製作上的細節,例如:

  • 投影片的底色該怎麼選擇?
  • 如何將讀過的文章視覺化呈現?
  • 條列式或數據資料多的大表格,如何呈現?
  • 整理 guideline 報告時,如何呈現才能免於念條文?

許多問題都是我想知道的,光是看看課前同學的問題,以及欣宇醫師及蔡校長的回答,在大觀念上就收穫不少,欣宇醫師更是在課前的問答中,把許多簡報製作的小細節,做細部的呈現,非常感謝蔡醫師的細心與用心。


笑中帶淚,跨出成功第一步!





整個課程中,從醫學簡報的特色出發,醫學簡報就是表格、圖片、流程圖超多,因此圖文搭配的不協調,常常讓我跨出失敗的第一步,加上常常今天給文章、病例,明天就要報,養成了 對細節的忽視的習慣,套用範本的結果,就是一場又一場令人想睡的簡報。

第一堂課,蔡校長就給我們震撼教育,一次揭開所有爛簡報瘡疤,讓我在笑聲中藏著淚水,好好反省之前自己的爛簡報。

欣宇醫師的課程一開始就利用修改學員的投影片,展現創意與巧思,簡單、大器中,力求對聽眾的穿透力,時時考慮每一張投影片,對聽眾的影響,這樣堅持對於細節的要求,並展現對影響力的企圖,從容不迫略帶沙啞 地從蔡醫師的口中說出,特別有說服力。


把握每一次進步的機會


很喜歡聽蔡校長刺人不帶髒字的優雅,特別心有戚戚焉。蔡校長在如何利用簡報,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生涯上,信手捻來做了最佳示範。把握每一次上台簡報的機會,做出市場區隔,會好好記住的。

時刻創意並勤練工具,新思惟讓我再一次滿載而歸!